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,是确保国企改革沿着市场化方向取得突破的关键环节,也是中化推进改革转型、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。
为探索建立中化集团的多元化激励机制,集团人力资源部开展了激励机制专题研究,并于6月19-21日组织专题研究班,采用团队学习方式集思广益,来自各事业部的经营、人力资源代表参加会议,会上宁董事长作发言讲话,今天,我们摘录了宁总讲话内容供大家学习——
坚持国有企业原则
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
“激励机制”在国企里似乎是一个不好解决、总是有抱怨的核心问题,也是国企竞争力不够、企业管理有问题、人才不够、创新不够等所有问题的一个焦点。反过来讲,在外企里、民企里有没有这个问题呢?也有,但是不太说,因为有市场,也有标准。我们这个专题研究班能不能在思维上有所突破,使我们在目前的环境下,能有最起码的、阶段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, 这是这个会最重要的意义。
在同样的环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做法。把国企列出来看看,盈利好的盈利差的,回报率低的回报率高的,发展快的发展慢的,一定有内在的管理逻辑的不同,其中的核心当然也包括激励机制的不同。激励机制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性的空间,这个空间对今天的中化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,能让我们在大环境所允许的情况之下,把中化激励机制的改革和科学性建设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。
今天我想讲的是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对我们公司薪酬福利、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制度的改革和提升,在这个方面中化能不能有所进步,我讲六条意见:
第一是改革的背景。今天国有体制改革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刻,大的社会环境发展到了推动我们改革,呼唤和要求国企改革的背景之下。国企改革在去年开始就发了“1+N”文件,有了各种各样的改革,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、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改革,包括加强党的管理,加强企业的遵纪守法的管理,加强企业的行业管理等等,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具系统性的深水区阶段。虽然改革本身给的空间是很大的,但是创造性靠自己,没有很具体的或者是很详细的、可执行的政策给出来,基本是看我们怎么来做。
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企党建工作会上强调,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国企改革深入进行的要求,同时,国企要达到服务于国家战略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,也是党的执政的基本经济基础。目前对国企改革,从理论上,从政策上,从不同的国企兄弟公司的实践上,都发生了新的变化。虽然中化固有基础是不错的,中化过去的评价、考核、薪酬福利机制都是很好的,但是现在慢慢落后一点。
今天中化想变成什么样的公司?如果中化要变成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,一个伟大的公司,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公司,一个能够达到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的公司,那么,中化自身管理里的重要的一步,就是对员工的评价、考核、薪酬、福利。员工真正对公司的参与,以及员工在公司中所得到物质的、精神的,专业的、名誉的回报,能不能使员工真正被激励起来、被调动起来、全身心的投入;能不能把不适合的人淘汰掉,把好的人吸引进来,把公司变成一个能动性的、自我发展、自我动力很强的公司。在这方面的实践我们做得不够,这是大的改革背景。
第二是市场要求。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、薪酬福利体制、激励体制和市场差多少,市场是什么要求?我们必须把市场情况搞清楚,把行业搞清楚。当然,我们中化是国有企业,我们必须要清晰告诉我们的员工我们公司的定位,你要清楚我们是在什么定位上来做这个改革,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原则。
再一个原则,我们必须无限的最大程度的向市场靠近,因为我们是国企,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市场化,但是从我们自己内心的动力来讲,可以无限地向市场靠近、去努力。激励机制是一个复合型系统。我们要满足市场的要求,如果人不能符合市场,企业就不符合市场,同时市场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的,这就要求我们整个系统的机制必须向市场去靠拢,市场是唯一的标准,市场本身也是不需要去辩论的。市场化的系统和我们公司的管理文化是要联系在一起的,在这方面,我们对真正市场化的薪酬福利机制的建设还是不够的。
所以,不管是我们公司市场化的业务也好,还是市场化的改革也好,我们都应该真正地向市场化水平去迈进。我们真的需要数据,我们真的需要市场化的标准。人力资源部门要清楚的知道市场化到底是什么。我觉得我们企业应该比一般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一点,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,当然这是指整体市场化的水平,而不是市场化的个案。
第三是行业特点。作为多元化企业,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要求。即使在一个公司里,即使在能源事业部内部来讲,做炼厂和做贸易的也不一样,交易原则也不一样。行业不一样就要有不一样的市场化要求,老想弄到一块,这不是市场的特点,这也不是专业化特点,更不是人力资源差别化管理的基本要求。我们要真正做到符合行业特点的市场化水平,比较个性化、更加细致化,人力资源工作也要更加深入,从高层团队深入到每个个人,深入到不同层级,不同行业,而不是笼统的几个数。
第四是创新的思维。我们把创新作为中化集团一种思维方式,工作方法。人力资源工作,所谓的激励报酬更是这样,人事工作很重要,牵扯面也比较多,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在追求技术、产品、商业模式创新以外的体制机制创新基础。没有体制机制创新,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产品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。
财富是分配出来的,分配合理了,财富就出来了,分配不合理就出不来。这里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原则:第一是必须是增量,第二是国家企业要拿大头,个人拿小头,创造价值出来了,国家和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,当然团队本身也得益了。特别是创造性和创业性的团队,我们要从体制上进行改进,从创业的种子期就开始扶持和帮助,人力资源要主动做这个事。人就是激励出来的,不是减出来的,不是管出来的,越打越没劲,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。我们必须把他放在正能量的环境下,大家有光明、有目标、有成就、有团队、有激情,而不是直说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。
第五是人力资源部的定位。第一是公正且具有公信,第二必须是服务型的,第三是市场化的,人力资源部门是服务整个公司大目标的,你们必须懂市场,懂服务,懂人,才能服务好这个大的环境系统。
人力资源部自身从选人、用人、评价人、从评价考核激励培训的整个系统来说,我们要真正的去支持、维护、服务第一线的经营同事,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,在很正向的环境下去工作。看待经营人员的角度要转过来,他们不是我们监管对象,他们是我们服务的对象,集团所有的资源从党组开始就完全是为了市场,为了市场的竞争,为了企业的发展。
奥美广告公司老板写了一本书,封面有一句话“没有销售我们什么都不是”。作为企业来讲,我们在市场上没有销售,就是没有把市场做好,没有服务好客户,市场没有地位。你管理得再好,就是卖不出去东西也不行;你卖得出去东西所有事情都好商量,所以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要服务于市场,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根本。我们最终的检验是市场,中化集团在社会上为什么存在,因为我们服务于社会的某些群体,社会上的这些群体构成了市场,我们服务的这个群体越大、越多,中化就越强大。
最后是科学体系。今天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?我们应该形成一个有大的系统,有中观系统,再到不同行业、不同层级,符合不同时期、不同性质公司特点的、一个创新性的薪酬福利体系,并形成一个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激励模型,这可以解决一大部分问题。最终我们中化形成的这个系统是科学的、完整的、可以循环的。
我们要把现在的体系反思后重新优化,并建立新的体系,这里包括了工资和奖励,包括了长线和短线,包括了不同层级、不同发展阶段的,形成一个中化集团的激励发展的模式,引导大家往战略、往企业发展、往上市去想。评价系统推崇什么,大家就往那里走,我们再用奖励去强化。
通过这次研讨,我希望让中化集团的薪酬福利激励体系有一个提升,也由此引领推动中化集团整个公司的市场化水平,推动中化集团团队建设、企业文化建设、发展创新,所以这个专题研讨班很重要,祝愿大家把这个班办好,取得预期的成果。 |